商品取名还是国味的好<<返回
最近,牙牙学语的儿子特别喜欢认字,笔者抱他出去时常教他认一些户外广告上的字。发现当今社会,商品取“洋名”的现象层出不穷,饼干不叫饼干,叫“克力架”,草莓饮料不提草莓,非得叫“士多啤梨”,扑面而来的满是“爱兰德”、“米兰诺”、 “哈森”、 “艾丝黛儿”、 “蕾迪雅”……不光儿子认得费劲,就是我也如坠雾中不知所云。
其实,商标命名也是一种文化,国产商品的名称理所当然要有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,一味向“洋名”看齐,本身就是一种媚洋的误区。看看外国的名牌取名:“皮尔·卡丹”、“松下”、“劳斯莱斯”、“切诺基”……无不带有自己国家的民族风格。假设法国香水取名“西施”、“杨贵妃”;日本汽车取名“黄河”、“长城”,恐怕其魅力就大为逊色了。外国人要买中国货时也会有同样的感觉。很多中国名牌产品如“海尔” (冰箱)、“吉利” (汽车)、“灭害灵” (杀虫刹)……等取的名字简洁生动,顺口流畅,既有文化气息又有民族风格,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