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教倾向型名字精选<<返回
下面我们类编部分具有宗教倾向的名字及其出处,以便起名者参考。
禅心—唐·李嘉枯:“诗思禅心共竹闲,任他流水向人间。”
净理—唐·邱为《寻西山隐者不遇》:“虽无宾主意,颇得清净理。”
胜因—《佛说无常经》:“胜因生善道。”唐·岑参《与高适、薛据登慈恩寺浮图》:“净理了可悟,胜因夙所宗。”
潜心、若应—唐·韩愈:“潜心默祷若有应,岂非正直能感通?”
修龄、养志、冲虚—魏晋·阮籍:“列仙亭修龄,养志在冲虚。”
洗凡、忘尘—宋·朱敦儒《念奴娇》:“洗尽凡心,相忘尘世,梦想都销歇。”
玄通—魏晋·阮籍:“招彼玄通士,去来归羡游。”
若水—《道德经》: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不争。”
善地、善渊、善仁、善信、善治、善能、替时—《道德经》:“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”
知智、自明—《道德经》:“知人若智,自知者明。”
若镜—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至人之用心若镜。”
无心—唐·柳宗元(渔翁》:“回看夭际下中流,岩上无心云相逐。”
妙心—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”
静明、心静—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水静犹明,而况精神!圣人之心静乎!”
静幻、清境—宋·方岳:“峰回路转,月明人静,幻出清凉境。”
山悦、空心—唐·常建:“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”
得闲—唐·李涉:“因过竹院逢僧话,又得浮生半日闲。”
云心—唐·熊孺登:“云心自向山山去,何处灵山不是归?”
忘言、亦禅—唐·刘长卿:“溪花与禅意,相对亦忘言。”
澄静、气闲、闲容、冲夷—《菜根谭》:“静中念虑澄澈,见心之真体;闲中气象从容,识心之真机;淡中意趣冲夷,得心之真味。观心证道,无如此三者。”
三乐—明·陈继儒《小窗幽记》:“闭门阅佛书,开门接佳客,出门寻山水,此人生三乐。”
静悟、化机—明·王永彬《围炉夜话》:“静能生悟,即鸟啼花落,都是化机。”
开悟—《法华经·序品》:“照明佛法,开悟众生。”
羽吉、羽仪—《周易·渐》:“鸿渐于陆,其羽可用为仪,吉。”
无妄、雷行—《周易·无妄》:“天下雷行,物与无妄。”
无欲—宋·赵师秀:“无欲自然心如水,有营何止事如毛。”
云鹤、鹤云—唐·崔颖:“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”
天极—《诗经·国风》:“悠悠苍天,易其有极?”
心空—《菜根谭》:“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,事去而心随空。”
安禅—唐·王维:“薄暮空潭曲,安禅制毒龙。”
无极—《老子》:“复归于无极。”
介石—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介于石,不终曰贞吉。”
天佑—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佑者,助也。天之所助者,顺也;人之所助者,信也。”
泽风—《周易·中孚》:“泽上有风,中孚。”
中孚—《周易·中孚》:“中孚,柔在内而刚得中。”
灵均、正则—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。”
念善、知惠—《坛经》·惠能语录:“一念善,知惠即生。”
本净、真如—《坛经》·惠能语录:“人性本净,为妄念故,盖覆真如。离妄念,本性净。”
妙德、心源—南朝·梁《祖堂集》卷二·道信语录:“夫百千法门,同归方寸,河沙妙德,总在心源。”
虚旷—南朝·梁《祖堂集》卷二·道信语录:“大道虚旷,绝思绝虑。”
净智、妙口—南朝·梁《祖堂集》菩提达摩语录:“净智妙圆,体自空寂。如是功德.不以世求。”
心若、一如、体玄—《五灯会元》:“心若不异,万法一如。一如体玄,兀尔忘缘。”
山妙、妙山、妙峰、妙水、妙风—唐·张锡《幽梦续影》:“山之妙在峰回路转,水之妙在风起波生。”
善水、水善—《老子》:“上善如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
忘名—《颜氏家训·名实篇》:“上士忘名,中士立名,下士窃名。”
凡修、修凡—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独步云门》:“神仙本是凡人做,只为凡人不肯修。”
玄冰—《抱朴子·广譬》:“玄冰未结,白雪不积,则青松之茂不显。”
一诚—《朱舜水集·诚二首》:“修身处世,一诚之外更无余事。”